訪談影音_E

藏品數:共有 105 筆資料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孫國揚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孫國揚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自小眷村長大,原想進空軍幼校實現飛行員的夢想,然因身體上的限制而遭淘汰,本身又對運動抱有熱情,因緣之下轉與體育結緣,就學期間參加過許多運動項目因未有教練指導而成績不理想。1968年任教屏東私立東大中學(現私立陸興高級中學)開始自學進修訓練方法,將對運動的熱忱投注於栽培體壇人才上,就此踏入教練的行業。前後栽培過許多運動員,如陳德宗、林素琴、林月香、郭燦星、王阿妏、丁春枝、簡坤鐘、李孟如、王榮華、沈裕盛、張政治、黃啟煌、黃盛泰、古金水、李木財、林亞筑等。1981年進入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就讀。1983年受聘左營國家訓練中心培訓國手,在歷屆「亞洲錦標賽」、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皆任國家代表隊教練領軍征戰,獲獎無數。然因1990年北京「亞洲運動會」表現不佳,引咎離開體壇。但其仍懷抱對體育的熱忱,陸續於1999年亞太「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2001年羅馬「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與2005年墨爾本「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率領國家代表隊奪得佳績。2003年經友人推薦至花蓮縣私立國光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培育東部體育健將努力。他全年無休,以校為家,隨運動員住校、訓練,獲得「得體育癌的教練」封號。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鄭國平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鄭國平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鄭國平雖自小家境窮困,卻仍奮發向上積極進取,把握機會展現個人長才。1973年進入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擔任助理教練,開啟他40多年的排球奉獻之路。1978年考取國際排球教練後,開始長達30多年的教練生涯。他「以身作則、適才適所」的原則更為其創下臺體男子排球隊史上的二連霸佳績,帶過之選手、學生至今遍佈全臺各國高中、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教練等。1981年鄭國平外派至中南美洲進行排球外交,對我國國際間體育交流有著卓越的奉獻。同時深受當地文化渲染,將當地的音樂律動氣氛融入國內體育教學中,創新教學型態,發展出獨具個人特色的樂趣化體育教學。除了教學外,亦長期致力推廣與主辦排球賽會的社會體育組織工作,並因其穩健臺風與極高的親和力,接任過無數賽事、慶典司儀之職,退休後仍到臺中各樂齡學院開課教授長者運動課程,一生無私奉獻於體育教學中。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正常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正常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5年出生於臺南,早期為臺灣110公尺跨欄選手。1964年起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體育學系(現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接受學士與碩士學位教育,主修運動生理學。1971年開始在臺師大服務,1976年赴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研習運動醫學,於1985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完成哲學博士學位。在臺師大服務期間,曾任體育學系所主任,開創臺灣第一個體育博士班。2004年自臺師大退休後在中國文化大學繼續服務,擔任所長一職至70歲終結教職。先後擔任「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與「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協會」理事長,並創立「臺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並與中國大陸、香港學者共同成立「華人運動生理與體適能學者學會」,擔任副會長與顧問。長期戮力於運動生理學領域的研究,出版相關領域專書譯著,含修訂再版共41冊。為推廣科普教育,與學生創立「運動生理學網站」,深深影響我國運動生理學學術發展。先後榮獲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獎」、嘉義中學第1屆傑出校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百年傑出華人校友,於2017年獲頒教育部「終身成就獎」。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定雄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定雄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4年出生於彰化,從13歲開始踢球、18歲以足球專長考進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以足球專長畢業,先赴日本東京教育大學專攻歐洲學校體育制度史以及研究所攻讀美國體育思想史,後再赴美國奧勒岡大學體育研究所攻讀體育行政,32歲深造回到臺灣後,受當時的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的校長-周鶴鳴招聘,從1976年起即在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任教,擔任足球專長老師及女子足球隊教練,體育行政、運動哲學為其專長,專研於運動員的體能活動,撰寫多本以體能為運動之本之著作,在體育圈中廣為流傳,對足球投注心力名聞體壇。1984年被延攬為國家女子足球隊的教練,在國家隊實施強調基本動作的訓練方法,帶領足壇取得佳績,更被跆拳道國家隊請去指導上課擔任體能教練,1986年被時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的總幹事-紀政,邀請接任訓練組組長,爾後上任國家奧運田徑培訓隊總教練。2009年從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以下簡稱臺體大)36年的執教生涯屆齡榮譽退休,仍被母校臺體大聘回兼課指導學生,2014年屆滿70歲時,正式二度從母校臺體大榮退教職。2020年發表由前民生報資深體育記者-何長發執筆,為陳定雄寫下《臺體傳奇教授陳定雄悲壯美人生》。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翁明輝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翁明輝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木球創始人,1990年因父親需要休閒散步而在臺北市士林內雙溪買地,開始建設後花園。從高爾夫球取得靈感,創造具有臺灣本土特色的木球球具,以啤酒瓶概念做球桿、球門柱,高腳杯概念做球門杯。於1992年研創成木球運動,隔年成立中華民國木球協會,制定木球規則開始大力推廣木球運動。1994年成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木球委員會」,1999年成立「亞洲木球總會」、「歐洲木球聯盟及國際木球總會」,開始有計畫性地以亞洲為據點向各地推廣。2004年開始舉辦「世界盃木球錦標賽」,2007年獲外交部頒贈「外交之友紀念章」,2011年獲教育部頒贈「三等教育文化專業獎章」、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現教育部體育署)頒贈「體育推手獎」。2021年獲教育部頒贈「一等教育專業獎章」並於同年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精英獎頒贈「終身成就獎」。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劉錦池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劉錦池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非體育科班出身的劉錦池,從小喜歡籃球,就讀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現國立臺南大學)時曾擔任籃球校隊隊長。於1969年進入七賢國中執教,次年學校成立籃球隊,由他擔任教練組訓。七賢女籃在他的帶領之下,縱橫國中女子籃球30餘年,為國家培育不少知名球員。1981年獲教育部肯定,七賢國中被指定為發展女子籃球的重點學校,表現優異的七賢女籃更於1982、1985及1993年三次奉派赴瑞典參賽,並於1990、1994、1995、1996及2015年五度赴芬蘭參加分齡賽。劉錦池對球員無論在球場或生活皆嚴格要求,因而被號稱「姥姥」。自教職退休後,高雄市教育局為表揚其推展籃運的功績,為其舉辦了名為「姥姥盃」的籃球賽事,至今已歷經17屆成為南臺灣膾炙人口的重大籃球賽事。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李武男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李武男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2年出生於屏東,擔任拳擊選手生涯曾獲6次「全國錦標賽」冠軍,早年曾加入台鵬拳擊隊,更曾代表臺灣擔任奧運領隊。從選手生涯退休時,開始擔任拳擊教練,任教於東大中學(現屏東縣陸興高級中學),憑著本身豐富的比賽經驗,育才無數,成績斐然,連續3屆獲得「臺灣區中等以上學校拳擊錦標賽」高中組團體冠軍,學生多人獲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原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等,學生們畢業後分發各國中、高中、繼續作育英才之工作;在教職生涯後,更考取保安特勤警察,擔任前臺北市長、中華奧會主席張豐緒之隨扈,接著擔任前省主席林洋港、前總統李登輝之隨扈,最後以總統府編審、九職等公務員身分辭職。李武男一生熱愛拳擊運動,更出錢、出力培養選手,深耕基層,近年來臺灣拳擊運動之蓬勃發展,國際賽事成績大幅提升,都由他親力親為,2021年更獲頒教育部體育署第13屆「體育推手獎特別類特別獎」的肯定。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南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南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非體育科班出身的陳南,從教50多年,以身作則努力不懈,不時汲取新知應用於網球訓練,成為臺灣網球界家喻戶曉的金牌教練。在1972年受同事陳玉俊指導才正式接觸軟式網球。1978年陳南調任中山國小,組訓巧固球隊,次年帶隊赴歐參賽,因通關時遭受刁難,回國後決定組訓軟網,以提升臺灣運動競賽實力來提高國際地位。1984年揮軍國際,在以亞洲為主的「世界青少年軟式網球賽」中大獲全勝,之後陳南並未止步於此,打算挑戰更具難度的硬式網球。1989年起,成功扣關國際網壇,其子弟兵勢如破竹,為臺灣網壇寫下奇蹟,培養出楊宗樺、謝淑薇、詹詠然等臺灣網壇領軍選手,影響了幾代網球人的成長。曾任「台維斯盃」、「全國運動會」、「多哈亞洲運動會」中華臺北隊網球總教練。2007年榮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第12屆傑出校友,2008年入圍「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教練獎,2017年榮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頒贈「杏壇芬芳獎」。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邱祺霈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邱祺霈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自臺中師範專科學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畢業,先後於高雄蚵寮國小、臺南佳興國小任教,之後回到母校佳里國小兼任體衛組長開始負責組訓足球隊,1978年佳里國小被指定為足球重點發展學校,進而成立佳里國小「足球班」。在地方人士及中華隊國腳林鎗明的幫助下,1980年佳里國小橫掃國內足球賽冠軍,獲出國參賽的機會。非體育科班出身的邱祺霈,不僅帶領足球隊取得好成績,亦指導學生在國語文競賽作文、演說、書法,科學等競賽中獲取佳績。執教44年的無私奉獻,在2006年獲資深績優教師教育「奉獻獎」,2007年榮獲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更於2009年榮登〈臺北市杏壇芬芳錄〉。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許樹淵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許樹淵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0年出生於彰化,從小患有胃疾,受蔡長啟老師影響,開始維持運動習慣。考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現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結下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及體育界密不可分的關聯。1970年成為臺師大體育研究所第1屆學生,畢業後留任講師、擔任教授及田徑隊教練,至2005年退休。在學術、術科訓練及實務上,成就許多的事蹟,對體育界有著極大的貢獻。共出版30多本著作:《人體運動力學》、《運動技術指導原理》、《田徑論》及《體育賽會管理》…等書,並編制全國體能測驗標準模式並自創保送考給分公式。除了運動生物力學專長外,也橫跨其他體育學科的領域,精於田徑術科訓練,堅持親自示範訓練選手,因而培育出多位國內頂尖的田徑選手。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楊尊全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楊尊全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58年自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現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畢業後,派任至臺北市西門國民小學(以下簡稱西門國小)任教。1976年因臺灣政府推動民俗運動,開啟了楊尊全的跳繩人生。自1979年起,他年年帶領西門國小跳繩隊取得優異成績。1988年–2010年,帶領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跳繩隊(以下簡稱弘道國中跳繩隊)幾乎連年榮獲臺北市國中組男、女子團體冠軍,此外,楊尊全自1988年起每年均應聘為民俗運動訪問團跳繩隊教練,也帶領弘道國中跳繩隊入選臺北市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在臺灣外交困難時期,肩負民間外交重責,足跡遍及5大洲,造訪80多個國家。從事教職40餘年,被稱為「國寶級跳繩教練」。2014年獲頒「教育奉獻獎」,2016年獲臺北市政府體育局105年度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頒發「運動推手獎」。退休後仍義務指導臺北市西門國小與臺北市弘道國中跳繩隊的訓練工作。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圭璋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圭璋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38年生於新竹,自幼受兄長的啟迪,初中時便參與田徑隊,建立良好的體能基礎,考上臺北師範學校(現臺北教育大學)後,延續對田徑運動的熱愛。20歲時參加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失利後,開啟教練生涯。進入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新竹高商),成立「新竹高商射箭隊」,開始從事射擊與射箭訓練,最終射箭耕耘有成,成果最豐指導學生遍布各大專院校、高中等。其對於運動有著過人的天賦,他所指導的各類運動選手皆能獲得全國冠軍,乃至成為國手。如秦秋月、楊鈞芪、邱炳坤等。其成功祕訣源自於他奧運國手出身,要求學生訓練與生活紀律極為嚴格,利用田徑專長強化學生身體素質,觀察競賽致勝技巧以求克敵制勝。

    更多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