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影音

藏品數:共有 108 筆資料
  • 拳擊女王陳念琴奧運奪牌—磨合教練「情同父女」

    拳擊女王陳念琴奧運奪牌—磨合教練「情同父女」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灣「拳擊女王」陳念琴,去年在巴黎奧運奪銅圓夢站上頒獎臺,除了她個人的天賦與努力不懈,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教練柯文明。師徒倆從陳念琴14歲時開始這段情誼,雖然期間經過多次磨合,甚至因為過程中發生爭執,讓陳念琴一度動念放棄拳擊,但在歷經風雨過後,如今兩人感情亦師亦友也情同父女。

    更多內容
  • 雙拍合擊——田曉雯×林姿妤

    雙拍合擊——田曉雯×林姿妤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院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正常翻正及舉高,並曾遭遇不友善對待。母親鼓勵她參加學校桌球隊甄選,小學二年級正式加入校隊,從此開始與桌球結下不解之緣。經歷多次挫折後,她於2018雅加達-巨港亞帕運嶄露頭角,獲得女子單打及女子雙打銀牌,並逐步累積國際賽經驗。2020東京帕運,田曉雯為臺灣贏得唯一一面獎牌,2024巴黎帕運與林姿妤攜手奪得女子雙打銀牌,創下連續兩屆帕運奪牌的佳績。<br /> 林姿妤自國小三年級開始接觸桌球,國中時一場車禍導致右手腕韌帶斷裂,活動功能喪失,一度陷入低潮。目睹身障選手在賽場奮力拼搏,激發她重新拾起球拍,並練就左右開弓能力。2018雅加達–巨港亞帕運,她與田曉雯搭檔獲得女子雙打銀牌,並在2022杭州亞帕運斬獲兩金一銀,成功取得巴黎帕運參賽資格。2024巴黎帕運,她與田曉雯再次攜手奪銀,追平臺灣桌球隊在帕運的最佳成績。<br /> 雖為單打場上的競爭對手,兩人卻是彼此最堅實的隊友。雙拍合擊,展現的不僅是運動實力,更是彼此間深厚的信任與情誼。

    更多內容
  • 乘風而行——黃玉霖×楊合貞

    乘風而行——黃玉霖×楊合貞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滑輪溜冰運動在臺灣起源於 1950 年代,當時主要作為休閒娛樂,是一種充滿速度感與樂趣的運動,受年輕族群喜愛逐漸盛行並進入校園,現在多數國小都有這項運動社團。1984年我國首次派出選手參與國際比賽,自此開始在亞洲和世界賽事屢創佳績,逐漸成為臺灣體壇不容忽視的重要項目。<br /> 黃玉霖,滑輪溜冰運動員。出生於屏東縣南州鄉,3歲接觸滑輪溜冰的契機是為了改善身體先天狀況,一滑就產生濃厚興趣,於是持續投入訓練。2022杭州亞運擔任3000公尺接力賽最後一棒,其堅持不放棄靠著劈腿延伸以0.01秒壓線逆轉奪金一幕,鼓舞人心傳為佳話,遂有「黃金左腳」稱號。<br /> 楊合貞,滑輪溜冰運動員、教練。出生於臺南,因某次的訂報贈品溜冰鞋,開啟她的滑輪溜冰之路。選手生涯20餘年,參與國際賽事榮獲40面金牌、29面銀牌、26面銅牌的輝煌紀錄,遂有「40金風后」稱號。2022杭州亞運最後一舞後卸下選手身分,現擔任教練,期盼能將過往經驗持續傳承給下一代。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謝永郁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謝永郁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謝永郁,1934年生於淡水,旅日職業高爾夫球員,是高壇的長青樹,早期發跡於淡水的臺灣高爾夫俱樂部,擅長短距離低滾球,為我國在亞洲地區最早竄紅的職業球員。職業比賽冠軍紀錄共35次,公開賽共計16次。1969-1971年曾拿下日本關東公開賽三連霸, 1964、1965、1968、1969年4度獲得亞巡賽總冠軍,因此被稱之為「亞洲巡迴賽之男」。1971年於關東公開賽創下從第一天第1洞到第四天第68洞,洞洞打出平標準桿或博蒂,沒有柏忌的紀錄。香港公開賽4次冠軍(1963、1964、1975、1977)為累計最多勝紀錄保持者。長年旅居日本,70歲後返臺,現定居淡水。1970年代臺灣曾是亞洲高球王國,謝永郁、呂良煥、謝敏男、郭吉雄、許勝三等五人,被稱為「亞洲球王」。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孫家閎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孫家閎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灣武術好手孫家閎出生於臺北市,幼時看了李連杰的電影後武術就在心裡扎根,小時候練各路兵器之傳統武術,後確認太極最適合自己並走向競賽武術之路。 8歲至18歲為習練各家傳統武術,遍訪各地老師,包括人師、藝師和技師不同面向的師長。曾赴中國求敎於少林行渡法師、北京竺玉明老師、福建曾乃梁老師、陳氏太極陳正雷老師、上海傅清泉老師、香港陳國華老師、黑志宏敎練、珠海田春陽老師等人,及臺灣的臺南吳木村老師、臺北溫青倪老師等。19歲進入臺北市立大學武術隊,正式轉移至現代競技武術的賽場。北市大期間除了既有的武術隊敎練張世博老師,仍曾受敎於北京竺玉明老師、上海體院劉同為老師、李英奎老師、福建體工隊李強敎練、四川成都體院劉濤敎練、劉志鋼敎練、杜昊瑩敎練之提點和啓發。 融合武術訓練基底憑藉體能訓練及努力,於2023年世大運榮獲太極拳金牌及太極劍銀牌、世錦賽太極拳銀牌,生涯累計超過百面金牌。孫家閎熱愛武術,期待將太極結合藝術、結合養生健康等更廣面向,目前也開設臺灣太極武術學院向更多年齡層持續推廣這項運動。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怡安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怡安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陳怡安 7 歲開始被媽媽送去跆拳道館學習,13 歲進入國家隊。在 1988年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跆拳道雛量級第 3 級運動項目示範比賽上擊敗韓國選手,以年僅 15 歲之齡,成為中華民國運動史上第 1 位榮獲奧運金牌的運動選手;4 年後再戰巴塞隆納奧運輕量級,榮獲連續2屆金牌。在 1994 年至 1998 年期間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後於電視台工作。當 2000 年雪梨奧運跆拳道成為正式比賽,受到劉慶文教練邀約,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投入訓練,期望再獲第三面奧運金牌,可惜於國手選拔時敗給許芷菱,未入選國手。爾後陳怡安陷入挫折與低潮,從透過製作手工藝來療癒自己。雖然未能在2000年雪梨奧運跆拳道的舞台上拼鬥,陳怡安以賽事講評的身分參與比賽,並繼續在電視台擔任記者、主持人等工作。2005 年圓夢創立手工香皂店,雖然後來從事很多不同領域,也依然持續在體育運動上專研,取得台北大學運動管理碩士學位及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學位,投身國際體育事務,曾在 2018 亞奧會運動員論壇為我國運動員發聲,也遠赴阿根廷參加論壇,2020 年擔任冬季青年奧運總領隊。同時培養擊劍運動興趣及參與比賽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張至滿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張至滿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張至滿原籍新竹湖口,1947年(民國36)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1980年(民國69年)學成返國,在文大創辦人張其昀博士力邀下,接掌母校體育系系主任。首創大學體育興趣選課,並協助體育司辦理中美體育學術研討會及籌組民俗體育訪問團赴美交流。1986年(民國75年)通過甲等特考取得公務人員任用資格,銜命出任體育司司長。在體育司司長任內,提出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協助成立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建構各級學校運動聯賽制度,為臺灣體育政策發展立下多項里程碑。 張至滿長期參與社會體育及國際體育領域事務,先後應邀出任全國單項協會及中華奧會要職,協助體育組織拓展國際交流平台。自1980年代起投身體育界,從事教學、行政、研究及服務等工作長達40年以上,2019年(民國108年)教育部體育署表彰其對推動國家體育的卓越貢獻,授予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木蘭女子足球隊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木蘭女子足球隊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木蘭」於1975年成軍,由已故的前足協理事長鄭為元將軍命名為中華木蘭女足隊,並從1977年首次遠征即席捲東南亞,之後陸續參加1977、1980、1981年的亞洲盃女子足球賽及1986、1989年的大洋洲盃女子足球賽連續榮獲冠軍,締造臺灣體育運動史上難得一見的連霸神話。至今木蘭女足已出賽244場國際賽,榮獲136勝、29和及79負戰績,攻進了608球,失357球。1999年亞洲女足賽預賽最後一場,中華擊敗印度之役,創造在國際賽衝上「百勝」大關,在國家女足隊征戰歷程中,前後歷經了52次的木蘭國腳組合,歷來計有215位女國腳為國征戰效命。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盧彥勳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盧彥勳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盧彥勳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競技學系碩士班、國立體育學院、建國中學、碧華國中、修德國小。自小與家人一起接觸網球,18歲開始作為臺灣職業網球選手,努力累積未來賽、挑戰賽成績,逐漸成為亞洲備受注目的網球選手,是台灣第一位打進溫布敦網球錦標賽八強的男子選手,也是溫網八強中唯一非種子球員,締造許多我國男子網壇的創新紀錄。從2001年開始代表中華隊參與臺維斯盃賽事,到目前為止取得單打14勝8負、雙打6勝5負的成績。他是讓中華隊2003年得以重返亞大區1級的推手之一。2010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中與男單五號種子Andy Roddick 纏鬥5盤並勝出,創造臺灣史上唯一闖進溫網8強及世界排名第33的紀錄。生涯贏得29座ATP挑戰賽單打冠軍,為史上最多男單頭銜紀錄保持人。盧彥勳也曾5度代表中華隊出賽奧運,並於2020年東京奧運結束後,宣布退休結束璀璨的職業網球生涯。目前擔任盧彥勳國際網球學院執行長,致力打造國際網球訓練平臺。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代表隊男子選手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代表隊男子選手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第28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4年8月13日至8月29日在希臘雅典舉行,該年跆拳道被列為正式賽。2004年雅典奧運國內選拔賽,男子選手以徵招形式選定黃志雄、朱木炎,女子選手則由陳詩欣比拚吳燕妮及紀淑如對上洪佳君,洪佳君落敗且宣布退休,並擔任雅典奧運培訓隊陪練員。中華台北跆拳道代表隊教練團成員有總教練劉慶文、教練張榮三、李東玩、瑞札、陳偉雄、張文賓、陪練員洪佳君;選手有黃志雄、朱木炎、紀淑如、陳詩欣。本年度奧運中華隊共榮獲兩金兩銀一銅,其中兩金一銀為跆拳道代表隊拿下。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代表隊女子選手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代表隊女子選手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第28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4年8月13日至8月29日在希臘雅典舉行,該年跆拳道被列為正式賽。相繼朱木炎於法國歐洲區跆拳道資格賽中為臺灣第一量級金牌,取得參賽資格,黃志雄、陳詩欣、紀淑如於亞洲區跆拳道資格賽亦取得參賽權。2004年雅典奧運國內選拔賽,男子選手以徵招形式選定黃志雄、朱木炎,女子選手則由陳詩欣比拚吳燕妮及紀淑如對上洪佳君,洪佳君落敗且宣布退休,並擔任雅典奧運培訓隊陪練員。中華台北跆拳道代表隊教練團成員有總教練劉慶文、教練張榮三、李東玩、瑞札、陳偉雄、張文賓、陪練員洪佳君;選手有黃志雄、朱木炎、紀淑如、陳詩欣。本年度奧運中華隊共榮獲兩金兩銀一銅,其中兩金一銀為跆拳道代表隊拿下。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王景成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王景成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王景成出生於高雄縣阿蓮鄉(現高雄市阿蓮區),臺灣田徑運動員,擅長中距離,是臺灣區運動會(現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連續六屆800公尺之金牌得主。自2005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秘書長一職,每年在國內推動多項田徑賽並多方照顧選手,率領中華隊出征各大國際賽,屢創佳績。對臺灣體壇貢獻巨大。 現擔任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秘書長、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秘書長、中華奧會執行委員、亞洲田徑總會獨立理事、東亞田徑總會副主席等要職,除了協辦全國運、全民運等重大賽會外,同時積極爭取在臺灣主辦亞洲田徑錦標賽、亞洲青年/青少年等國際賽事。

    更多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