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影音

藏品數:共有 85 筆資料
  • 北少林藥師-傅松南

    北少林藥師-傅松南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傅松南1934年7月26日生,山東招遠人,譜名君正,10歲跟隨父親傅嘉賓習武,並在1946年起隨父投身軍旅3年,1949年以軍眷及流亡學生的身分隨軍從青島撤退到臺灣。 1950年傅松南為了生計與父親投入京都德勝鏢局武術賣藥團,同時也因四處打拳漸漸建立了知名度,同年間,正式拜韓慶堂為師,學習北少林拳、三才劍、赤兔劍。 傅松南主張練武術先練生理,後練心理,要合乎天道地義,君子以自強不息。

    更多內容
  • 八卦拳傳人-何靜寒

    八卦拳傳人-何靜寒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何靜寒1955年1月9日生,高雄人,自16歲開始習武,學習楊家太極拳108式老架,並在之後跟隨陳天一老師學習形意拳,之後又經陳天一老師介紹並由倪維城教授的引薦,1979年正式拜宮寶齋為師學習並專練八卦拳。 「修己安人,止於至善」是中國武者的理想,也是何靜寒自勵的目標。2014年腰椎損傷,因此次疼痛經驗使得他更加領悟習武的目的為「保護」而非「打鬥」,此後的武術研究也以養身為主。何靜寒重要的著作有《八卦拳基礎》、《八卦導引》等書。

    更多內容
  • 東方飛躍的羚羊-紀政

    東方飛躍的羚羊-紀政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紀政1944年3月15日生,新竹人,有東方飛躍的羚羊、黃色的閃電等稱號。初中時期開始接觸田徑,並在在職業生涯期間參加許多國際賽事,為國爭光。1960年第一次被選為「羅馬奧林匹克運動會」國家代表隊選手,而後還代表國家參與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1966年「曼谷奧林匹克亞洲運動會」並奪得金牌,1968年「墨西哥奧林匹克運動會低欄80公尺銅牌」,1970年「第六屆曼谷亞洲運動運會女子100公尺金牌」。淡出田徑舞臺後,紀政曾在國外擔任教練,於1991年-1990年期間擔任立法委員,近期則致力於推動全民運動。

    更多內容
  • 棒球界的微笑喬治-趙士強

    棒球界的微笑喬治-趙士強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趙士強1960年10月21日生,臺中人,有微笑喬治(Smiling George)的別稱。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接觸棒球,並參與許多國內外棒球賽事。1983年「洲際盃棒球賽」,中華隊在與日本隊的加賽場中,趙士強擊出一支再見全壘打,順利助中華隊獲得1984年「洛杉磯奧運」的比賽資格。而後在1985年-1986年期間曾旅居日本,並在本田技研鈴鹿棒球隊擔任選手,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擔任味全業餘隊總教練。趙士強於職棒舞臺退休後,經商頗有成就,曾任職科技與食品業的總經理與董事長。除此之外,2018年與林華韋、余政憲共同擔任「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副理事長。

    更多內容
  • 臺灣體育教育的推手-許義雄

    臺灣體育教育的推手-許義雄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許義雄1938年11月11日生,雲林人。活躍於臺灣體育學術界,曾幫助規劃臺灣體育教育學,並於1999年擔綱撰述《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 2000年至2002年曾擔任行政院體委會主任委員,任期期間,致力推動保存並建立臺灣體育相關文物的典籍及資料。2003年秉持著為臺灣本土體育與運動文化服務奉獻的精神,成立「臺灣身體文化學會」。「臺灣身體文化學會」以建構身體文化的主體性、宣揚身體文化的意義與價值、豐富身體文化之內涵與體系為宗旨。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盧文錦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盧文錦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盧文錦幼時於香港官立灣仔英文書院就讀,自1950年與飯店工會成員梁相、駱耀等,一同向親舅葉問學習詠春拳,也是李小龍的三師兄。1960年後,在臺灣開啟軍警生涯,擔任臺灣首支特殊警隊「維安特勤隊」創隊教官,撰寫《警察應用搏擊術》教材,受邀教學搏擊、詠春拳,並擔任多國之軍警訓練特約教官。1975年以少校退伍後專注於詠春拳的推廣教學,至今弟子遍及世界各大洲,其兒盧國靜也在美國東岸教學傳承詠春已十餘年,並於2015年3月成立「世界盧文錦詠春拳總會」。詠春拳起源始於梁贊,後由陳華順傳承,而陳華順的封門弟子為葉問。盧文錦師承葉問,傳技給盧國靜、陳正信,將詠春拳推廣到全世界。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蘇金淼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蘇金淼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蘇金淼為「順武堂」武術第4代傳人,師承父親蘇磨,從「順武堂」武術扎根,南北派兼習、內外家通練,並從眾多學生中任楊高騰為第5代傳人。順武堂最主要的拳派是太祖拳、羅漢拳及達尊拳。蘇金淼從小接觸武術,廣泛習武,向父親學習「順武堂」武術,也和代表軍隊打西洋拳擊的哥哥一起練習,大學過後都是練太極拳和北派拳術,服役於特勤憲兵時也學跆拳道、擒拿、摔角、奪刀、奪槍。大學時開武館教學生支付生活費用,正值功夫電影全球風行,很多外國人與華僑來習武。畢業後,則多年旅居國外進行武術教學,直到 1993年後回到臺灣,臺灣習武風氣不盛,但在因緣際會下,教育部長從蘇金淼看見武術的傳承與其重要性,一同推動雲林全縣所國中小學生練拳的運動,從校園推廣武術。蘇金淼認為武術的精神是要具有武德與社會責任。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蘇成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蘇成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蘇成8歲與父母從廈門來到臺灣,就讀臺北市立建國中學,14歲那年遇見常東昇老師來臺表演與成立摔角隊,至此開始學習摔角,學得2年後成為參賽常勝軍。師承常東昇老師,流派屬保定快跤,善用摔、拿、點、打,可作為軍事格鬥技能,初中便跟著老師到警官學校授課,擔任摔角戰技助教,教學比他年長的學生,也教授法務部矯訓所警技及戰技教官,接續教學長達12年。於1961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並創立摔角社。1982年金習孔拜師常老師,於美國俄亥俄州成立「世界摔角協會」(ISCA),蘇成為第1任副會長。2011完成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摔角教材編撰。積極教學摔跤技能,曾籌組成立「恒豐摔跤社」,也計畫創辦世界保定散手快跤聯盟。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戴士哲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戴士哲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戴士哲自小對武術有興趣,曾向同學家父南派的太祖拳的名師學習或一同到暗館修練,達尊詠春與鶴拳。出社會後在匯豐證券工作,齊同事學習張詳三學太極,與劉雲樵學八卦、八極、劈掛,大師兄梁紀慈教基本八掌。帶藝投師張詳三、劉雲樵、桑丹棨三位大師,擅長螳螂、八極、八卦、劈掛、形意、太極諸藝。1976年,同師兄蘇昱彰赴委內瑞拉設立「神龍武館」教學,擔任「神龍武藝館」總教練。1987年回臺,至中國文化大學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學,現居淡水,設有「雲海武壇」持續傳藝。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鄧時海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鄧時海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鄧時海,字劍我,意思是要把自我與武術融合為一,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體育系教授。194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從小隨父親練洪拳,後就讀臺師大時,選修王炬(王子和)老師太極拳課程,開啟太極生涯。畢業後實習再回到臺師大教書直到退休。求學受王炬賞識,推郭秉道老師做為引薦人,成為楊家太極武藝第六代傳人,1990年成立「楊家老架太極武藝總會」,全球推動楊家太極。一門六杰,繼王師父獲獎,1999年鄧時海也獲得「全球中華文化藝術武藝薪傳獎」。2017年鄧時海於北京邯鄲獲首屆「全球世界楊世太極拳終生成就獎」。鄧時海除了是太極拳名師,也喝普洱茶、聽古琴,對於普洱茶有所鑑識,被譽為普洱王,普洱第一人。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禮楙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禮楙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林禮楙,1950年生,新竹縣竹東人,祖父為隘勇頭,幼年隨祖父及長輩學客家拳、客家獅藝。18歲後,由父親介紹拜投伍鑑洲,學習洪頭蔡尾周家拳。後經伍鑑洲引進,於李健中門下學習廣西少林佛家拳,後期經李健中栽培推薦,得香港洪拳大師林錫釗親授正宗南少林洪拳。習武體系有客家拳、周家拳、廣西少林佛家拳及洪家拳。1994年在「臺灣省國術會」屬下成立單項委員會,得以「臺灣嶺南拳術總會」為名,林禮楙擔任主任委員。用生命默默從事傳承嶺南拳術工作、保留文化血脈,為林禮楙終身的人生志業。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賴醒民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賴醒民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賴醒民,1927年生,臺中人。自15歲起為健康練起白鶴拳至今不輟。賴醒民一生的興趣就是古董書畫與練拳,師承賴標、林元龍、賴方帽,學習台中二高鶴拳系統。白鶴拳總共約有十多套,特色是五行手與三戰,要求腳的穩定、手的發力、身的活動。 為延續白鶴拳,賴醒民組織「中部地區鶴拳聯誼會」,在擔任第3任主任時,將成員練習心法整理出版《鶴友》刊物。後因練習人數變少,經由林耿賢會長建議,改為「賴醒民白鶴拳研習會」組織練習至今。

    更多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