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影音_E

藏品數:共有 40 筆資料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廖達鵬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廖達鵬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現國立清華大學)畢業後,於淡江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後來成為數學老師。27歲開始研究民俗花式跳繩,將大學時做實驗用的「示波器」上起伏有致的sin波形線條,設計出由平面變為立體之花式跳繩。研究跳繩略有心得後,繼續鑽研扯鈴及陀螺,終將與繩有關的特技發展為新時代所接受並發揚光大,於1987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辦的民俗技藝類「薪傳獎」。除了技藝的創新,在扯鈴的用材上也研發出塑鋼扯鈴、安全扯鈴,並編寫《國民中小學民俗體育運動跳繩及扯鈴》教材、《高中民俗體育教材之跳繩及扯鈴篇》。廖達鵬訓練指導的民俗技藝團,不僅在國內屢獲冠軍,並多次赴五大洲美、日、菲及東南亞等國訪問表演,其出神入化的技藝,常令外國友人稱奇不已。曾任基隆中正國中導師、輔導主任、教務主任以及校長,在校服務長達33年,退休後仍持續在中正國中民俗班擔任教練,至2021年,推廣民俗體育已達40多年,被譽為「民俗體育之父」。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余松根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余松根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9年出生於臺南,自南新初中(現南新國民中學)畢業後,時常到新營糖廠的網球場觀看並協助撿球,而後獲得邀約加入練習,於1965年開啟與軟式網球(以下簡稱軟網)的第一次接觸,高中畢業後受到家人鼓勵,考取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便專攻軟網運動,將其作為主要專長。畢業退伍後,進入柳營國中任教,至2004年才退休,期間除了擔任基層軟網球隊教練之外,也曾擔任過臺南縣軟網委員會(臺南市體育會軟式網球委員會)副總幹事。余松根投入軟網領域超過50餘年,從基層選手、球隊教練、國家代表隊教練、地方推廣組織到「中華民國軟式網球協會」,皆留下其推廣軟網的足跡,2019年更獲頒臺南市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大會「終身人員成就獎」肯定。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坤炎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坤炎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南佳里人,自年少受家人以及村裡的長輩啟發,承其師父丈人叔黃熙煌一脈之套路,有拳、棍之套路、兵器演練,也至多處奮發學習,例如: 番仔寮楊新枝師父一脈之套路…等,到了40多歲開始學習太極拳。自1979年起擔任南勢九龍殿宋江陣總教頭,並多次被聘任為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之武陣裁判,2018年更帶領南勢九龍殿宋江陣獲頒「臺南市傳統表演藝術證書」,2020年擔任臺南佳里「少年宋江陣暑期夏令營」指導教練,除此之外更自發社區授課,致力延續地方百年宋江陣。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月香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月香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東縣阿美族人,初中時加入田徑隊,高中時受宋彥雄引薦至體育名校屏東東大中學(現屏東縣私立陸興高級中學)。其擅長100公尺跨欄及跳遠項目,曾蟬聯8年冠軍頭銜,亦多次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賽事,囊獲4銀4銅合計8面獎牌。1973年赴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體育系深造,打破日本女子55公尺室內低欄紀錄;1976年入選我國蒙特婁「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代表隊。返臺後1979年受聘於左營訓練中心,身兼教練與選手,為國家效力。1981年起服務於高雄師範學院(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因其表現優異,左營訓練中心借重其長才,將其借調至中心擔任田徑教練直至1988年。重返故鄉後林月香從事基層訓練,終身奉獻體育,為臺灣培育人才。

    更多內容
TOP

本網站於111年12月30日起試營運,相關功能及資料陸續建置中,試營運期間若對於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透過 意見信箱 向本署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