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影音

藏品數:共有 105 筆資料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輝雄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輝雄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林輝雄出生於臺南州虎尾郡土庫街(現雲林縣土庫鎮)的農村,就讀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現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拳擊成為生平接觸的第一種運動;經過拳擊體能訓練,無形培養出田徑的潛力,首次參加校運會,跳遠、三級跳遠及400公尺均榮獲第一名並打破學校紀錄;1971年代表參加嘉義縣中小學聯合運動會,400公尺榮獲銀牌,僅次於前一年榮獲中上運動會的金牌選手。就讀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現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期間,同時參與學校棒球隊訓練以及班際各項球類比賽。畢業後返鄉服務,每年代表土庫鎮參加雲林縣運會田徑、籃球與排球比賽,1972年首度參加縣運會即以黑馬之姿榮獲田徑賽400公尺第一名並創新全縣記錄。服務國民小學三年期滿,報考體專並以田徑專長入學,在學期間加入棒球隊。三年術德兼修的專業訓練,奠定從事體育運動的基礎,畢業後服役軍官學校,再回到母校服務,服務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長達39年,為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系名譽教授。由助理助教到教授,其間擔任過體育衛生組主任、夜間部主任、三專體育科主任、訓導主任、競技運動學系主任及主任秘書等行政職務。長年從事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並兼任行政工作。服務臺體初期,原先參與學校棒、壘球隊的訓練工作,1971年受命組訓男子隊參加第二屆大專手球錦標賽;手球運動在國內發展初始,學校尚未招收專長學生,乃就籃球、排球、田徑等專長招募同學組成代表隊參賽,由門外漢踏入手球領域,為提升訓練知能,潛心鑽研參考書籍、積極參加教練及裁判研習、反覆觀看訓練與比賽影帶;1990年帶領亞運女子手球隊前往韓國移地訓練,獲得1988年漢城奧運韓國男子隊總教練柳在忠全力協助,使球隊水準大幅提升,教練也從中吸取更多訓練新知。學校手球代表隊逐漸茁壯成為國內賽會常勝軍,參加臺灣區運動會,曾締造三連霸紀錄。1976年首度擔任國家男子代表隊教練,此後約30年期間,先後率隊參加亞洲手球錦標賽與其他國際性手球賽事。1982年檢定通過為國際裁判,其後受聘前往多國擔任亞洲地區手球賽會與世界大學手球錦標賽大會執法工作。1991年起受聘擔任我國培育運動人相關委員會(小組)委員,參加各項國際綜合性賽會訓練輔導工作;自1994年廣島亞運會起,歷屆奧運、亞運、東亞運等賽會多次隨團出國考察。1998年起先後前往多國考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運動科學推展概況。除參與國際運動競賽相關事務外,擔任國內手球訓練與裁判工作逾30年之久,其後受聘擔任中華奧會、中華體總及全國單項協會所屬委員會委員職務;參與多項全國性綜合性賽會之籌備工作,長年擔任全國性賽會運動競賽審查委員或審判委員、運動禁藥管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此外參與大學系所相關評鑑、訪視及特定體育團體訪評等工作。從事體育教學與競技運動逾50年,1992年榮獲教育部績優行政人員、2016年獎勵學校體育終身成就獎及2021年臺中市推展運動有功人員終身成就獎等殊榮。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德嘉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德嘉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林德嘉高中時進入體操隊,靠著術科成績與超高的數學分數,順利考進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衛生教育系,成為家族中第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前往美國進修力學,不但攻得博士,並同時獲得伊利諾大學生物力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科學的雙碩士學位,更參與美國太空總署「外太空人體活動研究專案」,也獲聘為美國奧運訓練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 回臺擔任多項體育要職,如體委會副主委、左訓中心主任、足球協會秘書長等。2002年林德嘉升任體委會副主委,以體育專業、注重科學的訓練原則,同時結合心理輔導、運動營養等專家經驗,並聘請有經驗的外籍教練,這些大刀闊斧的作法,成了2004年雅典奧運摘得兩金,也是臺灣在奧運場上奪得第一金的幕後功臣。擔任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秘書長期間,積極推動城市足球聯賽,致力增進我國足球實力。2014年榮獲教育部體育署終身成就獎、2020年榮獲中華民國足球協會頒發終身貢獻獎。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鎮岱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鎮岱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林鎮岱出生於1939年,自初中開始接觸橄欖球運動,於初中及高中共6年期間代表「黑衫軍」建國中學橄欖球隊參加全國錦標賽皆取得佳績。1960年考上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除代表學校球隊擔任選手參賽外也兼任教練,與林德嘉老師一同經營橄欖球隊。畢業、退役後返回母校臺灣省立臺北建國中學(現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執教,1966年受林春生教授網羅轉至臺北醫學院(現臺北醫學大學)任教,率北醫橄欖球隊連續7年(1966-1972)榮獲冠軍。另外亦組訓民生國中橄欖球隊、西湖工商橄欖球隊都曾榮獲冠軍。1964年開始在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兼任行政工作,協助推動橄欖球事務直至2014年。 林鎮岱老師從選手身分轉換為各級學校橄欖球隊教練,並從基層行政到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理事長,默默為臺灣的橄欖球運動奉獻長達60年。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清波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陳清波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陳清波,旅日職業高爾夫球員,1931年出生於淡水農家,從淡水球場開始接觸高爾夫,為陳金獅培育首席大弟子,1956-1966年連續代表中華隊參加11屆加拿大盃(世界盃前身)。曾榮獲日本公開賽冠軍、6度參加美國名人賽(1963-1968)、職業比賽冠軍紀錄共33次,一桿進洞紀錄13次,日巡賽共計13場勝利,日巡賽生涯累積獎金16,761,988日圓。擔任日本TVS電視臺「陳清波的高爾夫學校」(1963-1974)主講時,大力贊揚恩師陳金獅及老淡水球場,使此二者在日本球界聲名大燥,被日本球界喻為「清波旋風」,影響日本高球後輩甚多。1978年陳清波正式取得日本國籍,日本名為「清水泰行」。2005年曾榮獲日本巡迴賽功勞獎;在日本出版暢銷著作有《現代高爾夫》、《現代高爾夫續集》、《one point golf》等高爾夫專書。過去也曾協助日本設計與監修共計7座高爾夫球場。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劉慶文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劉慶文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劉慶文於1952年屏東縣出生長大,國中畢業後在父親建議下報考海軍陸戰隊,因而進入莒拳班,受韓國教練宋祥根影響最大,最後以第1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並在內擔任教官的工作。1974年擔任國手參加第1屆亞洲盃跆拳錦標賽及參加1975年世界盃跆拳錦標賽。陸戰隊退伍後,先後在臺中及桃園成立跆拳道館,也擔任國小學校跆拳教練工作。掌管道館及擔任跆拳教練之時,也曾任職於國華人壽、紡織、食品公司等產業工作,直到在跆拳道協會多次邀請下,受任國家隊教練,放棄高薪工作,專心投入國家隊的訓練指導,為國爭取榮耀。自1989年起數度擔任國家隊教練,為中華民國拿下多面亞奧運金牌,是現今臺灣跆拳道總教練領軍累計獲獎最多的奧運奪金總教頭。2018至2022年接任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副執行長、臺灣跆拳道運動學會副理事長,退休後仍時常擔任跆拳道賽會裁判委員,為體壇貢獻。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羅北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羅北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羅北生長於香港銅鑼灣,他從踢街球出身,直到20歲經人推薦進入東方足球隊香港乙組足球聯賽,踢了一賽季後就升上東方足球隊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且擔任球隊先發,又踢了一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即入選香港聯賽選手隊,是當時的明星球員,此後還效力於九龍巴士足球隊、光華康體會及電訊足球隊,也代表中華民國贏得多座冠軍。 1971年自香港甲級聯賽電訊足球隊退役後,開始從事足球教練的工作,起初先是擔任元朗足球會教練,之後經光華康體會的顏雄推薦赴臺灣執教的飛駝足球隊,該隊係由中華民國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創建及營運。此後,羅北執教飛駝足球隊15年,贏得多座冠軍,期間也曾擔任中華隊的教練,後來隨著具有中華民國國軍色彩的飛駝足球隊因國防部改變政策不再外聘球員、教練,所以在獲得香港甲級聯賽東方足球隊邀請他擔任技術顧問後離開了臺灣。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邱漢生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邱漢生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邱漢生教練於1935出生於臺南州(現臺南市),就讀臺南一中、臺灣省立工學院(現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雖非體育科班出身,但對體育的功勳卓著,除了是優秀的橄欖球選手,也是傑出的教練、裁判和稱職的技術委員,協助橄欖球協會編譯《國際橄欖球規則》長達30年之久,還有撰寫許多技術訓練與橄欖球運動發展史料的書,提供基層教練作訓練教材。 邱漢生教練投身橄欖球的年代,規則版本都有業餘宣言:「橄欖球是一種業餘的競賽,不許有人因為参加競赛而尋求或者接受金錢或者其他物質上的報酬。」一生奉守該年代橄欖球員所持有的態度。 DECLARATION OF AMATEURISM The Game is an amateur game. No-one is allowed to seek or to receive payment or other material reward for taking part in the Game.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涂阿玉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涂阿玉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涂阿玉出生於1954年臺中縣豐原鎮(現臺中市豐原區),從小就住在豐原球場旁。經由豐原球場業餘培訓球員甄選,涂阿玉在啟蒙教練吳朝炳的親自指導下,在業餘比賽中打響了名號。由於在業餘界表現突出,經興農企業楊天發的推薦,涂阿玉獲得日本豐臣企業社長中村一志的資助,於1971年進入有臺灣高球選手搖籃之稱的臺灣高爾夫球場接受訓練。在受訓期間,涂阿玉獲得臺灣高球之父陳金獅的細心指導,不只學習高球技術也被當作自家人學習為人處事。她從1974年至2022年,生涯總計7度榮獲日本女子高爾夫球巡迴賽獎金王榮銜、71座日本女子高爾夫巡迴賽(JLPGA)冠軍,日本女子高爾夫巡迴賽累積獎金7億3300萬日圓。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月香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月香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東縣阿美族人,初中時加入田徑隊,高中時受宋彥雄引薦至體育名校屏東東大中學(現屏東縣私立陸興高級中學)。其擅長100公尺跨欄及跳遠項目,曾蟬聯8年冠軍頭銜,亦多次代表我國參加國際賽事,囊獲4銀4銅合計8面獎牌。1973年赴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體育系深造,打破日本女子55公尺室內低欄紀錄;1976年入選我國蒙特婁「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代表隊。返臺後1979年受聘於左營訓練中心,身兼教練與選手,為國家效力。1981年起服務於高雄師範學院(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因其表現優異,左營訓練中心借重其長才,將其借調至中心擔任田徑教練直至1988年。重返故鄉後林月香從事基層訓練,終身奉獻體育,為臺灣培育人才。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坤炎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林坤炎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南佳里人,自年少受家人以及村裡的長輩啟發,承其師父丈人叔黃熙煌一脈之套路,有拳、棍之套路、兵器演練,也至多處奮發學習,例如: 番仔寮楊新枝師父一脈之套路…等,到了40多歲開始學習太極拳。自1979年起擔任南勢九龍殿宋江陣總教頭,並多次被聘任為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之武陣裁判,2018年更帶領南勢九龍殿宋江陣獲頒「臺南市傳統表演藝術證書」,2020年擔任臺南佳里「少年宋江陣暑期夏令營」指導教練,除此之外更自發社區授課,致力延續地方百年宋江陣。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余松根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余松根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1949年出生於臺南,自南新初中(現南新國民中學)畢業後,時常到新營糖廠的網球場觀看並協助撿球,而後獲得邀約加入練習,於1965年開啟與軟式網球(以下簡稱軟網)的第一次接觸,高中畢業後受到家人鼓勵,考取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便專攻軟網運動,將其作為主要專長。畢業退伍後,進入柳營國中任教,至2004年才退休,期間除了擔任基層軟網球隊教練之外,也曾擔任過臺南縣軟網委員會(臺南市體育會軟式網球委員會)副總幹事。余松根投入軟網領域超過50餘年,從基層選手、球隊教練、國家代表隊教練、地方推廣組織到「中華民國軟式網球協會」,皆留下其推廣軟網的足跡,2019年更獲頒臺南市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大會「終身人員成就獎」肯定。

    更多內容
  •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廖達鵬

    人物訪談影片長版-廖達鵬

    影片說明 收合說明

    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現國立清華大學)畢業後,於淡江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後來成為數學老師。27歲開始研究民俗花式跳繩,將大學時做實驗用的「示波器」上起伏有致的sin波形線條,設計出由平面變為立體之花式跳繩。研究跳繩略有心得後,繼續鑽研扯鈴及陀螺,終將與繩有關的特技發展為新時代所接受並發揚光大,於1987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辦的民俗技藝類「薪傳獎」。除了技藝的創新,在扯鈴的用材上也研發出塑鋼扯鈴、安全扯鈴,並編寫《國民中小學民俗體育運動跳繩及扯鈴》教材、《高中民俗體育教材之跳繩及扯鈴篇》。廖達鵬訓練指導的民俗技藝團,不僅在國內屢獲冠軍,並多次赴五大洲美、日、菲及東南亞等國訪問表演,其出神入化的技藝,常令外國友人稱奇不已。曾任基隆中正國中導師、輔導主任、教務主任以及校長,在校服務長達33年,退休後仍持續在中正國中民俗班擔任教練,至2021年,推廣民俗體育已達40多年,被譽為「民俗體育之父」。

    更多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