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背景說明
第三屆省運會於1948年(民國37年)12月7-12日在臺南市舉行,參加人數為1741人,競賽種類有11項,由臺灣省教育廳籌辦,林鴻坦先生擔任總幹事一職,第三屆紀念章為圓形章,上方有「臺灣省第三屆全省運動大會紀念章」的字樣,中心圓內為國字「三」的字樣及如萬丈光芒的線條所組成,以作為第三屆省運會紀念章。臺南市為了舉辦第三屆省運會特別闢建市立田徑場採用沙土跑道。在棒球比賽項目,共有13支縣市隊伍參賽,由臺中市隊獲冠,勝利投手為蔡炳昌、曾紀恩先生。第一個參加奧運的臺灣人「張星賢」除了第一、二屆省運會當過選手外,其餘屆數都以職員的身份出席全省運動會。張星賢為1910年出生在臺中縣龍井,1932年他代表日本(日治時代)參加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參賽項目是400公尺中欄與400公尺,第二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36年於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參賽項目是1600公尺接力。張星賢在田徑場上馳騁21年,曾保有五項全國輝煌紀錄,如400公尺跨欄成績55秒9保持了22年、跳遠成績7公尺28保持了21年、400公尺成績49秒8保持了20年、十項全能成績5354分保持了17年、三級跳遠成績14公尺49保持了6年,「飛越羚羊」紀政女士稱呼他是:臺灣田徑史上的一代巨人。著名的國際田徑統計專家施穎州(菲律賓人)更客觀的講:張星賢是臺灣第一代田徑英雄,楊傳廣、紀政是第二代」。(文:吳秀英)五、 參考資料田熙年(2009)。臺灣省運會區運會回顧。臺北縣。行政院體委會數位博物館。2009,7月28日取自 http://www.ncpfs.gov.tw/museum/museum-1-1.aspx?No=138 臺灣棒球大事記 臺灣棒球維基館。2010年1月12日取自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 蘇嘉祥(2008)。運動巨人張星賢:第一位參加奧運的臺灣人。臺北市:聯經